友情链接
全国服务热线

筑业网 > 行业资讯
热门资讯
贡献排行
作业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
一、项目法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负总责,承担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的组织、协调、监督责任,负责施工现场公共区域、交叉区域的协调和监督管理为施工单位提供安全、良好的施工环境。
二、施工单位对其施工作业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实行分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统一管理,并监督检查分包单位的管理情况。
分包单位在总承包单位的统一管理下,负责分包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三、项目法人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施工可能影响的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拟建工程可能影响的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满足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可能影响施工报价的资料,应在招标时提供。
施工单位因工程施工可能造成上述管线、建筑物、构筑物、地下工程、文物损害的应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四、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控制施工过程及物料、设施设备、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事故隐患;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五、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缘、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六、施工单位应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暂时停止施工的应做好现场防护。
七、施工单位应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八、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的主要入口处设置工程概况、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消防保卫、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标牌和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施工现场平面图。
标牌应规格统一、位置合理、字迹端正、线条清晰、 内容明确。
九、施工单位对施工区域宜采取封闭措施,对关键区域和危险区域应封闭管理。
十、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管道线路、排水系统、堆场 (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渣土等) ,停放施工机具、设备,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确需变更的,应经监理单位批准。
实行分包的,若分包单位确需变更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申请经总承包单位同意后方可实施。
十一、各种施工设施、管道、线路等应符合防洪、防火、防爆、防雷击、防砸、防坍塌及职业卫生等要求。
存放设备、材料的场地应平整牢固,设备材料存放应整齐稳固,周围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m ,且应保持畅通。
十二、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施工组织设计安装现场用电线路和设施,严禁任意拉线接电。
十三、夜间施工时,施工单位应保证施工现场设有满足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
十四、施工单位应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应及时清理建筑垃圾,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
安全防护设施管理
一、施工单位在工程实施前 应全面布设各类设施、设备、 器具的安全防护设施 作业前 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全、完善、 可靠。
二、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的临边、洞(孔)、井、坑、升降口、漏斗口等危险处设置围栏或盖板;在建(构)筑物、施工电梯出入口及物料提升机地面进料口,设置防护棚;在门槽、闸门井、电梯井等井道口 ( 内) 安装作业时,设置可靠的水平安全网。
三、施工单位必须在高处作业面的临空边缘设置安全护栏和夜间警示红灯;脚手架作业面高度超过 3.2 m 时,临边应挂设水平安全网,并于外侧挂立网封闭;在同一垂直方向上同时进行多层交叉作业时,应设置隔离防护棚。
四、施工单位在不稳定岩体、孤石、悬崖、 陡坡、高边坡、深槽、深坑下部及基坑内作业时应设置防护挡墙或积石槽。
五、工程 (含脚手架)的外侧边缘、各种起重设备门机、塔机、缆机等与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标准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最小安全距离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停电作业或增设屏障、遮栏、围栏、保护网等安全防护措施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六、施工单位在高处施工通道的临边 (栈桥、栈道、悬空通道、架空皮带机廊道、垂直运输设备与建筑物相连的通道两侧等) 必须设置安全护栏;临空边沿下方需要作业或用作通道时, 安全护栏底部应设置高度不低于0.2m 的挡脚板;排架、井架、 施工用电梯、大坝廊道、隧道等出入口和上部有施工作业通道 的,应设置防护棚。
七、各种机电设备的传动与转动的外露部分 (传动带、开式齿轮、电锯、砂轮、接近于行走面的联轴节、转轴、皮带轮和飞轮等) 必须安装方便拆装、网孔尺寸符合要求的封闭的钢防护网罩或防护挡板、防护栏等安全防护装置。
各种机械设备的监测仪表( 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温度计等)和安全装置制动机构、限位器、安全阀、闭锁装置、负荷指示器等) 必须齐全、配套灵活可靠,并应定期校验合格。
八、施工用电配电系统应达到 "三相五线制" 、“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配电标准。
施工现场的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配电盘、控制盘及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铆工、焊工的工作平台和集装箱式办公室、休息室、工具间等设施的金属外壳均应装设接地或接零保护。
现场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起重机、金属井字架、龙门架等机械设备,钢脚手架和工程的金属结构当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的防雷装置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以外时,应设置防雷装置。
九、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选用防水型或采取防水措施大量散发热量的机电设备(电焊机、气焊与气割装置、电热器、碘钨灯等)不得靠近易燃物必要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十、手持电动工具宜选用Ⅱ类电动工具;若使用I类电动 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安全措施。
在潮湿或金属构架等导电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Ⅱ类或Ⅲ类电动工具;在狭窄场地(锅炉、金属容器、管道等)内, 应使用Ⅲ类电动工具。
作业行为管理
一、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应佩戴证明其身份的证卡;严禁违反劳动纪律、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二、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遵守下列基本要求:
1、按规定穿戴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等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严禁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进入施工现场;
2、遵守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不擅离工作岗位或从事与岗位无关的事情;未经许可不将自己的工作交给别人严禁随意操作他人的机械设备;
3、严禁酒后作业;
4、严禁在铁路、公路、洞口、陡坡、高处及水上边缘、滚石坍塌地段、设备运行通道等危险地带逗留和休息;
5、上下班应按规定的道路行走,严禁跳车、爬车、强行 搭车;
6、起重机、挖掘机等施工作业时,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其工作范围内;
7、高处作业时,不得向外、向下抛掷物件;
8、严禁乱拉电源线路和随意移动、启动机电设备;
9、不随意移动、拆除、损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设施和警示标志等。
三、施工单位进行高边坡或深基坑作业时,应按要求放坡,自上而下清理坡顶和坡面松渣、危石、不稳定体;垂直交叉作业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或错开作业时间;应安排专人监护、巡视 检查,并及时分析、反馈监护信息;作业人员上下高边坡、深基坑应走专用通道;高处作业人员应同时系挂安全带和安全绳。
四、施工单位进行爆破作业必须取得《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
爆破作业前,应进行爆破试验和爆破设计,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爆破作业应统一时间、统一指挥、统一信号,划定安全警戒区、明确安全警戒人员采取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爆破设计和爆破安全规程作业。
爆破人员应持证上岗。
五、施工单位进行高处作业前,应检查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具落实情况;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固定牢固,无法固定的应放置安全处或先行清除;高处作业时应安排专人进行监护。
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 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六、施工单位起重作业应按规定办理施工作业票,并安排专人现场指挥作业前,应先进行试吊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位受力情况;起重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的原则;起吊过程应统一指挥, 确保信号传递畅通;未经现场指挥人员许可,不得在起吊重物下面及受力索具附近停留和通过。
七、施工单位进行水上 (下) 作业前,应根据需要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并安排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巡查水上作业应有稳固的施工平台和通道,临水、临边设置牢固可靠的护栏和安全网;平台上的设备应固定牢固,作业用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平台上应配齐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和通信工具。
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正确穿戴救生衣、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带,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八、洞室作业前,应清除洞口、边坡上的浮石、危石及倒悬石,设置截、排水沟,并按设计要求及时支护。
Ⅲ 类、Ⅳ 类围岩开挖时应对洞口进行加固,并设置防护棚;洞挖掘进长度达到15 ~20m时,应依据地质条件、断面尺寸,及时做好洞口段永久性或临时性支护;当洞深长度大于洞径 3~5 倍时应强制通风;交叉洞室在贯通前应优先安排锁口锚杆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按要求布置安全监测系统,及时进行监测、分析、反馈,并按规定进行巡视检查。
九、临近带电体作业前,应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并设专人监护;作业人员、机械与带电线路和设备的距离必须大于标准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并有防感应电措施;当与带电线路和设备的作业距离不能满足最小安全距离的要求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否则严禁作业。
十、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作业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性能良好符合安全要求。
作业时,应有防止触电、灼伤、爆炸和金属飞溅引起火灾的措施,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不得利用管道、设备、容器、钢轨、脚手架、钢丝绳等作为临时接地线 (接零线) 的通路。
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应清理场地、消除焊件余热、切断电源,仔细检查工作场所周围及防护设施,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 离开
十一、两个以上施工单位交叉作业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 应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安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协调与巡视检查。
十二、各参建单位夏季施工应采取防暴雨、防雷击、防大风等措施高温季节施工作业应提供解暑饮品,备足防治中暑、肠道疾病、食物中毒等药品。
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不得在 11:00 ~15:00 之间阳光直射下安排施工作业;气温高于36℃时,施工单位应立即停止露天施工作业。
十二、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编制冬季施工作业计划制定防寒、防毒、防滑、防冻、防火、防爆等安全生产措施。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
免责声明:文章图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其内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害了原作者的合法权益或者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删除。
友情链接
全国服务热线